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地区油气保存条件为例

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地区油气保存条件为例

一、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管全中[1](2020)在《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精细刻画与甜点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页岩气储层精细刻画和甜点预测是页岩气勘探研究的核心,贯穿整个勘探开发过程。本论文以四川盆地威远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物理测试、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和图像处理等相结合的方法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沉积环境与富集模式、内部有机质赋存形态与无机矿物作用和基质孔隙—裂缝组合方式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曲线建立页岩储层评价的双重标准,精细评价研究区内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威远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主要沉积于钙质半深水—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页岩有机碳含量(TOC)高,沉积厚度20~40m,连续分布。整个沉积阶段(凯迪阶—埃隆阶早期)海平面先迅速下降,在赫南特阶冰期(观音桥层)海平面达到最低,后期迅速上升至最大值后缓慢下降。通过主、微量元素和“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综合对比研究发现:五峰组沉积时期,水体处于贫氧—氧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差,含量偏低;龙一1亚段沉积水体整体处于厌氧—贫氧环境,由于洋流上涌、火山喷发等作用使得水体初始生产力高,陆源碎屑供给少、水体处于半封闭状态,沉积了富有机质的页岩,并为优质页岩动态生储机理耦合提供基础。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由底部向顶部整体上水体逐渐封闭、溶氧量增加,陆源碎屑供给增加,造成页岩有机质含量降低。通过生物地层精细对比发现,水体硫化环境是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的主要区域,沉积速率和古隆起控制优质页岩的展布,LM1—LM5笔石带是优质页岩主体沉积时期。运用TOC含量与生烃潜力(S1+S2)交汇图、结合岩石学特征将研究区页岩主体划分为6种岩相,不同岩相在有机质赋存模式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存在差异。页岩中有机质主要赋存在硅质矿物、黏土矿物和黄铁矿颗粒之间,钙质矿物部分溶蚀的孔隙存在有机质充填。优质页岩岩相为集中分布在LM1—LM5笔石带的富/中有机质含粘土硅质页岩相,整体纹层发育不明显,内部石英主要有三种来源,生物来源和自生形成的石英能够形成隐伏裂缝系统与有机质耦合,优质页岩岩相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运用宏观岩心观察、大薄片拼接分析和微观扫描电镜观测等方式,发现页岩存在多种孔缝组合方式,决定了其渗流机理存在差异。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识别了三种有机质孔隙类型,有机质孔隙发育与其成烃母质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结合岩石物理模型定量表征发现,富有机质硅质类页岩内以“贯穿缝—页理缝—大有机质孔隙”组合为主,连通性好,高效汇烃、聚烃,中有机质钙质类页岩以“页理缝—中有机质孔隙”组合为主,连通性中等,中有机质粘土质混合页岩以“少量页理缝—小有机质孔隙”组合为主,连通性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运用测井曲线与地质参数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页岩储层进行精细刻画,发现优质页岩主要分布在LM1—LM5笔石带,水下古隆起发育区井位靶点应设置在1小层“甜点段”中上部,无古隆起则设置在“甜点段”中下部。

张冬冬[2](2020)在《川东泰来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川东泰来地区钻井岩心、华蓥山二崖剖面、丰都回龙场剖面为重点解剖对象,在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实测和室内镜下鉴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RD分析、主微量、稀土元素、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茅口组白云岩的四种主要结构组分、白云化流体作用期次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1、依据岩石学、矿物学和结构研究认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可分为四种主要结构组分,即镶嵌状白云石、构造热液白云石、“雾心亮边”白云石、部分云化白云石。2、镶嵌状白云石、部分云化白云石、“雾心亮边”白云石的雾心均形成与第一次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同生沉积期-浅埋藏时期相对氧化条件下;镶嵌状白云石富Ca、Mg,贫Si、Al、Mn、Sr、Fe的特点,有序度0.65~0.78,阴极发光呈昏暗蓝光至中等橙红色,87Sr/86Sr值介于0.707406~0.707603,δ26Mg范围为-1.53‰~-1.06‰,反映其形成在同生沉积期-浅埋藏时期相对氧化条件下;部分云化白云石呈“晶屑”状,具有贫Si、Al、Fe、Mn,富Sr的特征,有序度0.42~1.0,阴极发光部分呈橙红色,发育明显的环带;暗示了此类白云石成因可能与深源热液有关,也可能是基质在埋藏期发生不均匀白云化作用导致。3、“雾心亮边”白云石的“亮边”和构造热液白云石形成于第二次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同沉积或浅埋藏条件下,均具有Ca、Mg接近或略高于标准计量、贫Si、Al、Mn、Sr的特点,阴极发光“亮边”为暗橙红,“雾心”为亮橙红,背散射下“雾心”微孔发育,方解石残斑较多,“亮边”光洁致密;有序度0.54~0.90,反映了其是在早期白云化作用基础上,经受了强烈的热液改造作用而发生再生胶结作用;构造热液白云石具有明显的环带,阴极发光为橙黄、暗橙红,有序度0.71~1.0,87Sr/86Sr介于0.707823~0.70859,“雾心亮边”现象与构造热液脉体密切相关,Mg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δ26Mg范围为-1.48‰~-1.43‰,表明亮边发育与热液脉体为同期白云化流体作用形成,白云石化流体来源具有混源性。4、综合分析认为四种组构类型白云石经历两期白云化作用:镶嵌状白云石、部分云化白云石、“雾心亮边”白云石的“雾心”是初次白云化作用的产物,而“亮边”白云石以及构造热液白云石则形成于第二次白云化作用,均形成于准同沉积期到浅埋藏期;各组构白云石的地化特征表明白云化流体有明显混源特征,镶嵌状白云石形成与峨眉玄武岩岩浆热液流体有关;而形成热液白云石脉的流体则为岩浆热液和浅层地下水的混合。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表明流体多期次的活动特征,也反映了热液流体的活动强度逐渐减弱。

赵迪斐[3](2020)在《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文中提出论文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编录、室内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优质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表征及优质孔隙结构储层的发育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系统调研、吸收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丰富的研究区样品与地质资料,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尤其是纳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展开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测试,针对表征难点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多种手段与综合技术体系精细量化表征了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量化了孔隙系统的层段性差异,形成了多方法交叉表征技术体系,并通过储层对比提炼了优质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特殊性,阐明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层段孔隙系统的成因差异,形成了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以及储层优选评价方法,将孔隙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格局变化及海平面相对升降等因素的控制下,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于滞留海盆-深水陆棚相环境,向上过渡为半深水-浅水陆棚相环境,沉积了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等构成的页岩层系,形成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下部、中部与上部储层的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层段性差异。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笔石水平层理极为发育,储层具有显微―层控‖特征,向上沉积构造过渡为粉砂质纹层等。矿物组分主要由粘土矿物、脆性矿物、黄铁矿等构成,其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组合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生物源硅质、蒙脱石、有机质富集,向上陆源碎屑影响增强;有机质以基质干酪根、笔石化石、固体沥青等类型赋存,属于I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高孔隙度与高含气性层段与高脆性矿物、高TOC层段相对叠合。通过“微区覆膜无喷金技术”以及三轴抛光消减沉积物天然非均质性影响,实现3nm微裂隙尺度的全尺度孔隙观测,综合合发育尺度、发育空间位置、成因、形貌特征等特征,从成因-物质组分-形貌角度出发,综合建立了包括四大类、二十余种子孔隙类型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基质孔隙多级描述性系统分类方案。在系统认知储层孔隙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图像数值化表征-纳米CT-低场核磁共振等多方法交叉综合测试,揭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微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以微孔-小孔最为发育,大孔-微裂隙次之,中孔具有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发育程度;同时,针对孔隙连通性以及有机-无机孔隙结构差异等表征难点,设计了基于饱水-饱油-离心条件下的NMR测试、自发渗吸-NMR联测等手段,并结合纳米CT建模,将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划分为有效连通性不同的多级连通域,孔隙网络的三维分布特征和孔隙群簇对比反映有机质分布是孔隙网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矿物孔隙对储层孔隙系统连通性具有一定贡献。在高分辨率图像与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图像大视域拼接与数值化处理技术,提取了近40万个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获取了不同类型孔隙的非直观特征,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孔隙的专门表征,突破了孔隙比例量化、孔隙形貌量化、孔隙定性-定量匹配等表征盲点,结果表明,储层孔隙整体形貌为近圆状,10nm30nm为孔隙数量峰值,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孔比例分别达到58%与62%,向上比例显着降低,层段性差异显着。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创新手段,总结形成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的多方法量化表征技术体系,有助于加强对纳米孔隙的表征精度及针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储层对比以及创新实验提炼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总结优质孔隙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组分、沉积构造、物质空间分布、应力、力学结构、造缝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了孔隙系统的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纳米吸附孔隙以有机孔隙为主;贵金属纳米粒子充注与储层对比显示非常规储层可以从孔隙网络连通性角度分为五个主要类型,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属于“核心渗流通道”型;综合选取物质组合、岩石结构、吸附孔隙特征、渗流孔隙特征、多尺度连通性等方面对孔隙系统进行分类表征,最优储层孔隙系统属于硅质-碳质页岩型,碳质页岩型次之。储层优质孔隙系统的发育受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控制因素影响,闭塞滞留或深水慢速沉积为优质储层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环境使储层具有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的层段性差异,在构造埋藏的控制下,储层经由有机质生烃作用、矿物转化作用等储层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多种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形成了优质储层以有机质纳米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以高压裂造缝潜力或矿物孔隙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孔隙结构;五峰组部分层段与龙马溪组底部的碳质-硅质型页岩孔隙系统,是在富生物源硅质、富有机质、富蒙脱石、富水平层理的物质基础上,经由强度、类型不同的特殊成岩改造,形成的具有高吸附储集能力、高自封性能与高脆性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论文系统揭示了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与精细孔隙结构特征,实现了储层孔隙精细量化表征,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与多方法交叉量化技术体系,对不同品质孔隙系统的形成发育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出了优质孔隙系统储层的形成发育机理以及孔隙角度的优选评价方法,为实现孔隙研究的深化、精细化、实用化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该论文有图231幅,表66个,参考文献421篇。

银河[4](2020)在《南海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具有较为特殊的构造背景与复杂的地质演化特征,因其特殊的地理方位及国家能源战略需要,一直是地质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通过现场岩心采集和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对岩石的组构进行分析,通过主、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以及氢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分析,试图揭示位于南海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成因,并利用梅山组孔、渗及压汞数据判断梅山组白云岩储集性能,为后期西沙地区的开发提供参考。西科1井新生界碳酸盐岩发育,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仅局部发育,且普遍白云化不彻底。白云岩的固结程度比灰岩好,且白云岩分布井段多在古暴露面附近。本次研究将白云石平均含量大于75%者划分为白云岩层,梅山组一共识别出4层白云岩层,且在梅山组二段中部(896.7m~910.72m)发现一套白云质灰岩与灰质白云岩并夹有一层很薄的白云岩,其白云石平均含量在50%~75%之间,本文将其视为特殊的白云岩层。整体白云石以粉晶-细晶、平直面半自形-自形晶为主。在显微镜下,梅山组白云岩共识别出两种白云石:一种是晶体表面普遍较脏,呈云雾状的粉-细晶白云石,具雾心亮边结构;另一种为干净明亮的亮晶胶结物白云石,通常沿孔隙分布。在阴极发光中粉-细晶白云石的干净边缘与亮晶白云石显示相同的阴极发光特性,均不发光。扫描电镜下可见部分白云石表面发育溶蚀现象和嵌晶结构。白云岩具有低Sr、低Fe、低Mn、低δCe和趋于正常海水的δEu的特点,表明其所处为氧化的海水环境。白云岩氧同位素倾向于正值,主要由于微蒸发的氧化环境;Sr元素值偏低,可能由于白云化过程是丢锶的过程。白云岩的碳同位素趋正表明白云化过程中对原始灰岩中的碳的继承性;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均为正值,暗示白云石形成流体的性质主要为微蒸发浓缩的海水,但不排除有正常海水参与的可能。结合梅山组白云岩的组构特征,碳、氧同位素数值,古盐度(Z=130.19)以及主、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梅山组白云岩以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化作用为主。白云岩中较高的红藻含量使白云石化较易或更早发生,形成白云化彻底的白云岩。埋藏期对白云石过饱和的孔隙水是梅山组亮晶胶结白云石普遍发育的主要原因。梅山组白云岩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以及大孔喉的特点,成岩作用影响较小,白云岩相较灰岩来说储集性能较好。整体来说白云化作用有利于梅山组碳酸盐岩形成良好的储集层。

雷子慧[5](2019)在《四川盐源地区龙马溪组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约束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早志留世康滇古陆西侧龙马溪组页岩广泛发育且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受控于沉积相带变化复杂、研究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尚未摸清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川西南盐源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野外典型剖面测制与采样及岩矿鉴定、地球化学、扫描电镜观察、氮气等温吸附等室内测试分析工作,开展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沉积及储层发育特征的研究,取得的认识如下:龙马溪组页岩石英含量占优,集中分布于50.2-100%,平均值为78.8%,且具有生物、热液、成岩转化、陆源碎屑4种成因类型;仅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矿物构成的黏土矿物(0-33.2%,平均值10.2%),主要有陆源碎屑和成岩次生转化2种成因类型;长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低,平均值小于8%,黄铁矿含量更低,平均值小于1%。以内源硅质(自生石英+生物石英+热液石英)、陆源粉砂(陆源石英+长石)、碳酸岩矿物、黏土矿物4个端元划分出硅质页岩(内源硅质>50%)、粉砂质页岩(陆源粉砂>50%)、钙质页岩(碳酸盐矿物>50%)、泥质页岩(黏土矿物含量>50%)、混合型页岩(四端元组分均<50%)5大类,又以自生石英、生物石英、热液石英为三端元,将硅质页岩又进一步细分为生物型硅质页岩(生物石英>50%)、热液型硅质页岩(热液石英>50%)、自生型硅质页岩(自生石英>50%)、混合型硅质页岩(3种石英含量均<50%)4种类型。研究区主要发育生物型硅质页岩、热液型硅质页岩、混合型硅质页岩、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5种岩相类型。生物型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混合型硅质页岩→热液型硅质页岩→钙质页岩,TOC含量及Cu、Ni元素丰度均表现出逐次递减特征;古生产力参数Cu、Ni与TOC含量成高度正相关关系(R2>0.6),揭示古生产力的高低是控制有机质富集的首要因素;陆源碎屑输入指标(Al2O3、Ti)与TOC含量成较弱的正相关关系(R2<0.4),表明其虽对有机质富集有促进作用,但贡献不大,氧化还原判定参数(V/Cr、Ni/Co)和TOC含量成极其微弱的正相关关系(R2<0.2),揭示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可忽略。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主要经历有机(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和无机(压实、胶结、交代、溶蚀及构造破裂)两大类成岩作用,形成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裂缝4大类孔隙类型。页岩比表面积的发育主要受有机质孔和与黏土矿物有关的孔隙控制,由生物型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混合型硅质页岩→钙质页岩→热液型硅质页岩,有机质孔数量、规模及连通性逐渐降低;与之相呼应N2等温线起始和最终吸附量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滞后回线由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划分的H2型向H4型过渡;孔径分布曲线揭示生物型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微孔发育占优,而剩余3种岩相以介孔发育占主导。因生物型硅质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且微孔数量居多,故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分形维数,孔隙结构最佳;钙质页岩和热液型硅质页岩有机质孔发育差,且介孔数量居多,故具有最小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分形维数,孔隙结构差。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发育主要受有机碳含量的控制,优质岩相生物型硅质页岩主要发育于深水陆棚亚相,沉积时受表层海水古生产力高的控制,促使其TOC含量高;与之相反,热液型硅质页岩虽亦沉积于深水陆棚相带,但受表层海水古生产力低的约束,导致TOC含量低;在成岩演化阶段,生物型硅质页岩有机质丰度高且以分散共生状产出,为中成岩-晚成岩阶段有机质孔发育数量多、连通性好提供了有利保障;钙质页岩、热液型硅质页岩有机质丰度低且多以孤立富集状产出,导致中成岩-晚成岩阶段有机质孔零星发育且连通性差。

李贝贝[6](2019)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带的烃源岩、输导体、输导系统、成藏特征,揭示了盆地不同区带烃源的差异性、输导体的差异性、输导系统及成藏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受源-汇输导系统控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的天然气组分、碳氧同位素、氢同位素及憜性气体同位素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气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气藏主要来源于须家河组的烃源岩和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西北中坝雷三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的地层烃源岩,川西孝泉-新场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来源于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中磨溪雷一气藏气源来自二叠系龙潭组烃源岩。西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有四类输导体: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雷口坡组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褶皱伴生缝输导体。不同输导体互相组合构建起自烃源至圈闭(汇)的输导系统,即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五类源-汇输导系统:雷口坡组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决定了雷口坡组油气藏模式并控制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因源-汇输导系统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油气富集区:隐伏构造带下伏外源断层及破碎带-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聚集区,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

彭诚[7](2019)在《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测井提供了地下数千米地层原位、连续、高分辨率的多种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信息,是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档案。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井包括松科1井南孔、北孔与松科2井东孔,采集了全球最连续、最完整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的岩心与测井资料。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提取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本文基于松辽盆地科探井测井、岩心与录井资料,探讨测井响应机理,提取古环境古气候敏感的测井指标,建立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分析方法。本文针对青山口组(湖泊沉积环境)与泉头组(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地层,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下地层组份含量变化对测井响应的影响。频谱与小波分析方法被用于识别测井曲线中的天文旋回信号,分析测井参数对天文驱动气候的敏感性。功率谱分解分析被用于了解测井垂向分辨率对不同厚度旋回信号的敏感性。本文选用长偏心率(405kyr)周期对测井曲线进行天文年代校准,估算沉积速率。地球化学测井被用于分析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演化。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厘清了天文驱动气候影响测井响应的机理。对于湖相沉积地层,地层电阻率受粘土矿物与有机质含量的控制,与古气候的相对应关系取决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于河流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粘土矿物是连接测井响应与古气候的重要桥梁。在这类地层中,受粘土矿物含量控制的测井参数可用于天文旋回分析。2)建立了测井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建议通过测井响应主控因素分析与主控因素连续性分析来优选对古气候敏感的测井参数。3)论证了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的Al/Ti曲线可作为古湖泊生产力的替代指标,Ca元素测井与TOC曲线的重叠分析可用于揭示湖泊古水深的变化。4)提出了利用阵列感应测井开展地层旋回信号的多分辨率扫描检测的方法。测井曲线的垂向分辨率对地层中不同厚度的天文旋回信号的敏感性不同,阵列感应测井提供了多种垂向分辨率的电阻率资料,联合用于地层天文旋回的分析能够提升探测的精度。5)松辽盆地泉头组地层的电性结构记录了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旋回信号,说明其沉积过程受天文驱动气候控制,松科2井东孔泉头组的持续时间约为5.65Ma。该研究形成了一套分析陆相地层古环境古气候的测井方法,为松辽盆地白垩纪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邵德勇[8](2018)在《岩石格架对海相页岩油气形成、排出、滞留和孔隙演化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中油气形成、排出和滞留以及孔隙演化在地质条件下十分复杂,是目前非常规页岩油气成藏研究的热点。非常规页岩气虽然已经在北美和中国海相页岩获得很大的突破,并已实现商业化生产,然而对页岩油气成藏的地质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论文选取北美主产页岩油气盆地的四套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不同有机质丰度和岩性变化的未成熟或低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包括Barnett页岩、Eagle Ford页岩、Woodford硅质岩和硅质页岩,钻取岩石小柱体样品(直径=5 mm,长度=2~3 cm)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通过对模拟产物的详细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子显微镜孔隙表征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富有机质泥页岩在不同热成熟阶段油气形成、排出和滞留以及孔隙演化特征,并探讨有机质显微组成、矿物组成以及岩石学特征等对排烃和滞留烃的影响。使用钻取的岩石小柱体样品取代传统的干酪根和破碎的全岩粉末样品作为进行黄金管热模拟实验的材料,其最大优点是岩石小柱体样品继承了原岩的物理特性,岩石结构和孔隙结构保存相对完整,有机质与无机矿物基质的相互接触关系未被改变,整体上较好地保留了泥页岩在地下的岩石格架。本论文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Eagle Ford页岩岩石小柱体和粉末样品黄金管热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评价了岩石格架对泥页岩中气体形成、排出和滞留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岩石格架对气体滞留作用的影响随热成熟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除了受排烃效率的影响,这可能也指示了泥页岩中孔隙网络的演化,特别是有机孔的发育,有利于改善其连通性,为气体排出提供了运移通道。此外,在油气形成的不同阶段,岩石小柱体样品由于继承了原岩的岩石格架,有机酸与碳酸盐矿物相互接触概率减小,由碳酸盐矿物分解生成无机成因CO2远小于粉末样品。同时岩石格架的存在,有利于烯烃的加氢反应,岩石小柱体样品模拟产物烯烃和氢气较粉末样品的含量显着要低,与自然产物相似。因而,岩石小柱体的实验模拟产物更能代表地质条件下实际天然气组成。(2)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小柱体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成功实现了不同热成熟阶段泥页岩中孔隙形成和演化过程,为地质条件下泥页岩中微米—纳米级孔隙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研究结果显示,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孔隙的发育与演化过程主要受热成熟度和有机质显微组分的控制。Woodford硅质页岩样品中丰富的Tasmanites藻类有机质,具有I型干酪根的地球化学特征,其转化生烃和孔隙发育过程与Barnett页岩以及Eagle Ford页岩样品中的无定形有机质存在显着差异。海绵状纳米级有机孔主要形成于生油窗晚期和油裂解阶段,而少量的颗粒有机质,可能为惰质组,在整个有机质热演化阶段不发育孔隙。(3)通过质量平衡计算,建立了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在不同热成熟阶段油气形成、排出和滞留的定量评价模型,并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有机质显微组分和岩性变化对富有机质泥页岩生—排—滞留烃存在显着的影响。与Barnett页岩、Eagle Ford页岩和Woodford硅质岩样品相比,有机质丰度最高的Woodford硅质页岩样品排油效率最低,其可能形成机制与Tasmanites藻类有机显微组成和岩石学特征有关。此外,随有机质热演程度的增加,在相同热成熟阶段,Barnett页岩和Eagle Ford页岩岩石小柱体模拟样品的含油饱和指数(OSI值)近似代表地质条件下富有机质泥页岩中游离油的最大含量,可能指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岩石小柱体模拟样品和地质条件下自然演化剖面的泥页岩样品的OSI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4)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单位岩石生成气量在相同油气形成阶段与残余TOC含量之间具有显着的线性关系,进而提出了生成气量与残余TOC含量的经验关系图版。该经验关系图版为定量描述地质条件下II型干酪根富有机质泥页岩在不同热成熟阶段生成气量和岩石中残余TOC含量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方法。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经验关系图版估算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散失。结果显示,由于排烃和构造散失作用损失气量高达总生成气量的近似70%~90%,在地质条件下仅占总生成气量的不足30%被保存在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形成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高—过成熟页岩气藏。

周磊,王宗秀,李会军,张林炎,张凯逊,梁明亮[9](2018)在《川东—武陵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有机质富集、保存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勘探选区和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川东—武陵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石学方法和技术对牛蹄塘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化进行了分析,对川东—武陵山地区页岩有机质富集和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蓝藻、红藻、褐藻等自生海洋藻类;相比于牛蹄塘组高位体系域,在牛蹄塘组海侵体系域页岩沉积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和大规模海侵使得海平面快速上升,海侵导致深水陆棚、斜坡甚至部浅水陆棚处于贫氧—缺氧环境,该深水贫氧—缺氧还原环境(部分硫化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在川东—武陵山地区上形成大面积富有机质页岩。

刘雯[10](2018)在《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古生界地层压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是当前天然气勘探的热点。近年来在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及川西坳陷北部断褶带中二叠统天然气的勘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四川盆地海相地层良好的勘探潜力。含油气盆地中温压场的研究是探明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古压力的恢复对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甚至储层的成岩、烃类的生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演化复杂的古老海相地层,地层压力的研究往往缺乏有效手段。本论文在利用连续生烃增压模型、构造挤压应力模型定量分析超压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以现今地层压力为约束,综合应用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包裹体原位拉曼法以及盆地模拟法恢复了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和川西北断褶带茅口组的古压力。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川中古隆起与川西北断褶带压力演化及成因的差异性。本论文建立了适用于筇竹寺组的连续生烃增压模型,恢复结果显示,筇竹寺组早-中侏罗世处于生油增压阶段,产生的原油及超压传递到邻近储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原油裂解生气增压阶段,累积超压甚至大于破裂压力,发生幕式排烃。龙王庙组和灯影组先后经历了常压-弱超压-强超压-泄压的压力演化过程。特别是晚白垩世以来剩余压力降低,灯影组在新近纪达到常压,而龙王庙组至今仍保持部分超压。结合构造背景和封闭条件分析,认为造成两组地层最后一期压力状态不同的主要原因包括沉积环境、圈闭的封闭性及差异风化作用等。川西北中二叠统则发育两期超压,特别是侏罗纪-早白垩世末,受构造挤压应力作用超压快速累积,且不同构造单元受挤压应力的影响差别较大。靠近造山带的井区发育弱超压,晚白垩世之后则恢复至常压;而远离造山带的褶皱带和前渊带则发育超压-强超压,且构造抬升后仍然保持超压-强超压的状态。川中地区震旦-寒武系的超压主要受储层或烃源岩流体相态及地层温度等内部因素控制,而川西北断褶带中二叠统的超压虽然也受到生烃、降温等地层内部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受外部来自北西方向构造挤压应力的控制。特别是晚燕山期以来的构造抬升活动,大幅的温度降低都使得储层中的地层超压快速降低,但川西北的褶皱带,受侧向挤压应力的影响,剩余压力得以保存。川中与川西北基底性质的不同是造成压力成因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着油气成藏的条件。古压力的重建及成因分析不仅可以完善深层海相地层超压成因理论、为储层成岩模拟实验提供压力参数,还可以结合温度的研究为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提供依据,进一步讨论有利于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的条件。

二、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精细刻画与甜点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页岩气储层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生物地层特征
    2.5 勘探开发历程
第3章 沉积环境演化与富集模式
    3.1 分析方法
        3.1.1 有机碳含量测试
        3.1.2 主量元素测试
        3.1.3 微量元素测试
    3.2 地球化学指示古环境特征原理
        3.2.1 古生产力指标
        3.2.2 古环境指标
        3.2.3 古海平面变化
    3.3 五峰组—龙马溪组地球化学特征
        3.3.1 有机碳含量特征
        3.3.2 主量元素特征
        3.3.3 微量元素特征
    3.4 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环境
        3.4.1 古生产力特征
        3.4.2 氧化还原环境
        3.4.3 陆源碎屑输入量
    3.5 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3.5.1 威远地区生物地层展布特征
        3.5.2 生物地层单元与测井响应特征
    3.6 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富集模式
        3.6.1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演化
        3.6.2 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主控因素与展布
第4章 岩相类型及有机—无机赋存关系
    4.1 矿物成分及其与有机质赋存关系
        4.1.1 矿物成分组成
        4.1.2 矿物与有机质赋存关系
    4.2 岩相划分及特征
        4.2.1 岩相划分标准
        4.2.2 岩相特征
    4.3 岩相内有机—无机作用及模式变化
        4.3.1 有机—无机作用关系
        4.3.2 岩相模式变化
    4.4 优质页岩岩相特征与主控因素
        4.4.1 优质页岩岩相特征
        4.4.2 优质岩相主控因素
第5章 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连通方式研究
    5.1 样品选取和分析方法
        5.1.1 样品的基本特征
        5.1.2 样品制备
        5.1.3 实验方法
    5.2 有机质孔隙类型及连通性
        5.2.1 有机质类型
        5.2.2 有机质孔隙类型
        5.2.3 有机质孔隙连通性
    5.3 无机孔隙和裂缝类型及连通性
        5.3.1 无机孔隙类型及连通性
        5.3.2 裂缝类型及连通性
    5.4 岩相内孔隙—裂缝组合类型及连通性研究
        5.4.1 岩石物理模型孔缝定量表征
        5.4.2 岩相内孔缝组合类型及连通性分析
    5.5 孔隙—裂缝组合分布及主控因素
        5.5.1 孔缝组合分布
        5.5.2 孔缝组合主控因素
第6章 页岩储层精细评价及甜点预测
    6.1 页岩“甜点段”特征及主控因素
        6.1.1 页岩“甜点段”特征
        6.1.2 页岩“甜点段”主控因素
    6.2 页岩储层精细评价标准
        6.2.1 储层评价地质标准
        6.2.2 储层评价测井标准
    6.3 页岩“甜点段”展布厘定及靶点优选
        6.3.1 页岩“甜点段”展布特征
        6.3.2 目的层段靶点优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川东泰来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白云岩研究现状
        1.3.2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及其构造演化
    2.3 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岩浆活动
第三章 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特征
    3.1 四川盆地二叠纪地层划分
    3.2 泰来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微相类型划分
第四章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4.1 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主要岩石类型
        4.1.1 石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1.3 硅质岩类
        4.1.4 泥质岩类
    4.2 白云石主要类型及特征
        4.2.1 镶嵌状白云石
        4.2.2 部分云化白云石
        4.2.3 雾心亮边白云石
        4.2.4 构造热液白云石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5.1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1.1 微量元素特征
        5.1.2 稀土元素特征
    5.2 茅口组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5.2.1 原生流体包裹体特征
        5.2.2 次生流体包裹体特征
        5.2.3 泰来地区茅口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5.3 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5.4 镁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六章 白云岩成因机理探讨
    6.1 泰来地区裂缝期次划分
    6.2 白云岩化作用期次划分
        6.2.1 早期白云岩化作用
        6.2.2 第二期白云岩化作用
    6.3 热液活动对白云岩形成的影响
        6.3.1 热液活动期次
        6.3.2 热液活动对白云石形成影响
    6.4 白云岩成因探讨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背景
    2.4 层序地层特征
    2.5 页岩发育特征
    2.6 小结
3 页岩储层物质成分特征
    3.1 储层宏观特征
    3.2 储层矿物组成特征
    3.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3.4 储层岩石综合分类
    3.5 小结
4 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
    4.1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2 微观储集空间的系统分类
    4.3 储层物性与含气性
    4.4 章节小结
5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5.1 基于高压压汞的大孔-中孔及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
    5.2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与二氧化碳吸附的吸附孔隙表征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孔隙结构表征
    5.4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5.5 基于纳米CT的储集空间与连通性量化表征
    5.6 孔隙网络与连通性表征
    5.7 微观储集空间量化表征体系
    5.8 储集空间量化与气体行为
    5.9 小结
6 孔隙系统对比与结构特殊性
    6.1 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的意义
    6.2 孔隙小尺度控制因素
    6.3 储层孔隙系统对比研究
    6.4 孔隙系统评价
    6.5 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
    6.6 结论
7.孔隙控因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7.1 优质储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7.2 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
    7.3 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7.4 依据孔隙发育控因的页岩储层优选
    7.5 结论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南海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白云化模式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南海地区构造背景
        2.1.2 西沙地区构造背景
    2.2 西沙地区地层划分
第3章 梅山组白云岩划分及岩石学特征
    3.1 梅山组白云岩层划分
    3.2 白云岩宏观特征
    3.3 白云岩微观特征
        3.3.1 白云岩显微薄片特征
        3.3.2 白云岩扫描电镜特征
        3.3.3 白云岩阴极发光特征
第4章 梅山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的选取及测试方法
        4.1.1 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4.1.2 主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4.1.3 氢同位素测试方法
    4.2 主-微量元素分析
    4.3 碳-氧同位素分析
    4.4 稀土元素分析
    4.5 氢同位素分析
第5章 白云化模式及对储层研究的启示
    5.1 白云岩成因模式
    5.2 白云化对储层研究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四川盐源地区龙马溪组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约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1.2.2 页岩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1.1 扬子板块
        2.1.2 甘孜-理塘结合带
        2.1.3 德庆-乡城(义敦)岩浆弧
        2.1.4 中咱-中甸地块
        2.1.5 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
        2.1.6 江达-德钦-维西陆缘弧
        2.1.7 昌都-思茅地块
        2.1.8 开心岭-竹卡-景谷岩浆弧
        2.1.9 北澜沧江结合带
    2.2 区域地层概况
第三章 页岩沉积特征
    3.1 典型剖面岩石地层特征
        3.1.1 稗子田剖面
        3.1.2 李子河剖面
    3.2 矿物含量及特征分析
        3.2.1 矿物含量
        3.2.2 矿物特征分析
    3.3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3.1 岩相划分方案
        3.3.2 生物型硅质页岩
        3.3.3 热液型硅质页岩
        3.3.4 混合型硅质页岩
        3.3.5 钙质页岩
        3.3.6 粉砂质页岩
    3.4 岩相展布特征
    3.5 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3.5.1 沉积环境分析
        3.5.2 不同岩相沉积作用过程
        3.5.3 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
        3.5.4 页岩发育模式
第四章 页岩成岩作用类型及储层发育特征
    4.1 页岩成岩作用类型
        4.1.1 无机成岩作用类型
        4.1.2 有机质成岩作用
        4.1.3 有机与无机成岩作用的关系
    4.2 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实验方法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丰度
        4.2.4 有机质成熟度
    4.3 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3.1 孔隙类型及特征
        4.3.2 裂缝发育特征
    4.4 孔隙结构特征
        4.4.1 实验分析方法
        4.4.2 N_2 吸附等温线形态
        4.4.3 孔径分布
        4.4.4 孔隙比表面积和体积
        4.4.5 孔隙分形特征
第五章 沉积特征对页岩储层发育的约束作用
    5.1 不同页岩岩相储层发育的差异
        5.1.1 不同岩相孔隙类型差异
        5.1.2 不同岩相孔隙结构差异
    5.2 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发育控制因素
        5.2.1 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结构发育的影响
        5.2.2 无机矿物对页岩孔隙结构发育的影响
    5.3 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发育的约束作用
    5.4 成岩演化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5.4.1 成岩演化序列
        5.4.2 成岩演化对不同岩相储层发育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6)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系统的分类
        1.2.2 输导系统的影响因素
        1.2.3 输导系统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概况
第3章 四川盆地烃源岩特征
    3.1 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
    3.2 上二叠统烃源岩
    3.3 上三叠统烃源岩
第4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气源研究
    4.1 天然气组分成分
    4.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
第5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和输导系统
    5.1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
    5.2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
        5.2.1 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2 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3 褶皱、断层伴生裂缝-优质(内幕)储层层内源源-汇输导系统
        5.2.4 雷口坡组风化壳-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2.5 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5.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对比
第6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6.1 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特征
        6.1.1 隐伏构造带下的外源断层破碎带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2 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
        6.1.3 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1.4 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6.2 源-汇输导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的发展
        1.2.2 测井古环境古气候替代指标
        1.2.3 天文旋回分析方法
        1.2.4 松辽盆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松辽盆地地质背景与科探井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背景
    2.3 地层特征
    2.4 科探井概况
        2.4.1 钻孔情况
        2.4.2 测井情况
第三章 测井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基本理论
    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频谱与小波分析
        3.2.3 相关特征分析
        3.2.4 滤波与调谐
        3.2.5 天文目标曲线
    3.3 Fischer图解
    3.4 岩心深度误差对天文旋回分析的影响
        3.4.1 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结果分析
        3.4.2 深度误差对频谱分析的影响
    3.5 分形分析
        3.5.1 曲线分形分析方法
        3.5.2 沉积速率对测井曲线分形特征的影响
        3.5.3 测井曲线分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辽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4.1 测井响应特征
    4.2 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测井响应机理
        4.2.1 自然伽马与伽马能谱测井
        4.2.2 电阻率测井
        4.2.3 孔隙度测井
        4.2.4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
    4.3 测井天文旋回分析的研究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环境古气候测井替代指标
    5.1 古环境测井替代指标
        5.1.1 古湖泊生产力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1.2 水体环境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1.3 古水深测井替代指标分析
    5.2 天文驱动古气候测井替代性指标
        5.2.1 多分辨率电阻率测井天文旋回分析
        5.2.2 测井垂向分辨率对天文旋回检测的影响
        5.2.3 泉头组天文年代学与沉积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岩石格架对海相页岩油气形成、排出、滞留和孔隙演化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泥页岩排烃和滞留烃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2 泥页岩中孔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3 我国页岩气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4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样品与实验方法
    2.1 样品信息
        2.1.1 地质概况
        2.1.2 岩心或露头样品基本特征
    2.2 泥页岩岩石小柱体制备方法
    2.3 岩石小柱体黄金管热模拟实验
    2.4 测试分析方法
        2.4.1 气体产物的化学组成及定量分析
        2.4.2 气体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
        2.4.3 C_6–C_(14)轻烃组分的定量分析
        2.4.4 C_(14+)重烃组分的定量分析
        2.4.5 TOC和 Rock-Eval热解分析
        2.4.6 SEM孔隙成像技术
        2.4.7 XRD矿物组成分析
        2.4.8 有机岩石学薄片鉴定
第三章 泥页岩岩石格架对气体形成、排出和滞留作用的影响
    3.1 模拟前后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3.2 生成气体产率及其化学组成特征
        3.2.1 烃类气体
        3.2.2 干燥系数(C_1/C1?5,vol%)
        3.2.3 非烃气体
        3.2.4 气体碳同位素组成
    3.3 生成液态烃(C_(6?14)和C_(14+))产量及其演化特征
    3.4 讨论与分析
        3.4.1 矿物组成对有机质转化形成油气的影响
        3.4.2 页岩岩石格架对排烃作用的影响——以气态烃研究为例
        3.4.3 有机酸与碳酸盐矿物的相互作用
        3.4.4 烯烃气体与非烃气体H_2的简单探讨
    3.5 地质意义
    3.6 小结
第四章 泥页岩在不同油气形成阶段发育孔隙类型及孔隙网络演化特征
    4.1 泥页岩中孔隙形成与演化特征
        4.1.1 Barnett页岩
        4.1.2 Eagle Ford页岩
        4.1.3 Woodford页岩
    4.2 影响泥页岩中孔隙发育和演化的因素讨论
        4.2.1 有机显微组分对孔隙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4.2.2 矿物组成及岩性变化对孔隙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质显微组分和岩性变化对泥页岩生—排—滞留烃作用的影响
    5.1 滞留油(游离油、吸附油)和排出油含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5.2 生成油(气)、滞留油和排出油的含量变化与热演化的关系
        5.2.1 生成的气态烃量和总油量
        5.2.2 游离油、吸附油和总滞留油的含量变化
        5.2.3 排出油的含量变化
    5.3 影响泥页岩中油气形成、排出和滞留的主控因素
    5.4 自然演化剖面样品和模拟样品特征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II型有机质在不同热成熟阶段生成气量和残余TOC的经验关系——估算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程度
    6.1 泥页岩中生气量与残余有机碳含量的经验关系
    6.2 页岩气散失程度估算——在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应用
        6.2.1 生成气量与页岩实际总含气量的对比
        6.2.2 排烃作用的影响
        6.2.3 构造散失作用的影响
    6.3 页岩气成因判别——在北美Barnett和 New Albany页岩气的应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川东—武陵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有机质丰度
2 有机质来源
    2.1 正构烷烃特征
    2.2 甾烷和萜烷化合物特征
3 古环境演化
    3.1 古盐度
    3.2 古气候
    3.3 古水体环境
4 有机质富集模式
5 结论

(10)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古生界地层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古压力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1.3.2 异常地层压力成因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川中古隆起地质概况
        2.1.1 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
        2.1.2 石油地质特征
    2.2 川西坳陷北段地质概况
        2.2.1 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
        2.2.2 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现今压力系统
    3.1 川中古隆起现今压力系统
        3.1.1 灯影组及龙王庙组现今压力特征
        3.1.2 灯三段及筇竹寺组烃源岩现今压力特征
    3.2 川西坳陷北部断褶区现今压力系统
        3.2.1 中二叠统储层实测压力
        3.2.2 中二叠统储层估算压力
        3.2.3 川西坳陷北部中二叠统现今压力平面展布
第4章 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压力演化
    4.1 超压成因分析
    4.2 筇竹寺组生烃增压定量模拟
        4.2.1 生烃增压模型建立
        4.2.2 烃源岩热演化
        4.2.3 筇竹寺组压力演化
        4.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灯影组及龙王庙组压力演化
        4.3.1 古压力重建方法和原理
        4.3.2 典型样品压力恢复
        4.3.3 典型单井压力演化
        4.3.4 典型层系压力演化
        4.3.5 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4.4 压力差异演化主控因素
        4.4.1 相控作用
        4.4.2 圈闭封闭性
        4.4.3 不整合控制的横向运移
    4.5 川中古隆起震旦-寒武系成藏期压力分布特征
第5章 川西坳陷北部断褶带中二叠统压力演化
    5.1 超压成因定量分析
    5.2 中二叠统压力演化
    5.3 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5.3.1 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压力降低
        5.3.2 主控因素贡献量对比
第6章 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6.1 四川盆地中西部压力演化差异对比
    6.2 存在的问题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精细刻画与甜点预测[D]. 管全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川东泰来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成因研究[D]. 张冬冬. 西北大学, 2020(02)
  • [3]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D]. 赵迪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南海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D]. 银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四川盐源地区龙马溪组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约束作用[D]. 雷子慧.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D]. 李贝贝.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松辽盆地科探井古环境古气候测井分析方法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 彭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岩石格架对海相页岩油气形成、排出、滞留和孔隙演化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其地质意义[D]. 邵德勇. 兰州大学, 2018
  • [9]川东—武陵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J]. 周磊,王宗秀,李会军,张林炎,张凯逊,梁明亮.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5)
  • [10]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古生界地层压力研究[D]. 刘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标签:;  ;  ;  ;  

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地区油气保存条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